-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還能繼續嗎?
新增黃河大橋公路收費站于法有據,但與規劃或者承諾似乎并不一致,這恐怕也是網友們詬病不能忽略的背景。[全文]
-
美國電動汽車政策“翻燒餅”,全靠兩黨拼演技
美國的電動車計劃在長達13年的黨爭中多次反復,已經成為了兩黨的政治皮球。美國為自己的電動汽車產業修筑的“小院高墻”最終困住的只有自己。[全文]
-
美國終于開通“高鐵”,然而問題有點多…
美國發展高鐵不應該是與中國競賽,而是為美國人民服務,過分政治化美國高鐵發展,只會帶偏了美國高鐵。[全文]
-
“孔乙己”就業難,這是個世界性問題,也是個發展問題
與青年人失業率關聯較大的,并非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而是產業結構。在1933-1934的民國,僅有15216名大學生畢業,但這些稀缺人才的失業率竟高達13.1%。這絕不是大學生過多,而是社會經濟發展落后,沒有現代化工業,自然就沒有足夠的高技術和管理崗位供大學生就業選擇。[全文]
-
打車軟件公司,如何突破法律邊界
馬克龍欣賞優步總裁卡拉尼克天馬行空的牛仔風格,盡管他在政治上不可能完全復制卡拉尼克的做派,但他在可能的空間內也希望我行我素,打破政治倫理,甚至游走在法律邊緣,目的高于手段,這就是他的行事原則。[全文]
-
又是百年一遇,中國承受了世界最深重的水災
稍微了解廣州水災史的人們都在擔心“乙卯水災”的悲劇會不會重現。相比100多年前,廣州地區的人口增加了10倍以上,倘若發生了1915年規模的洪災,后果是不敢想象的……[全文]
-
128年前,大清的躺平抗疫
當年的人們不會料到,120多年后,新冠疫情使得中美換位,美國成為受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美國政治領導人的迷信和無知與120多年前的大清官僚不過是百步與五十步之異。[全文]
-
“民資入鐵”,和一百多年前有什么不同?
100年過去了,梁啟超的時代與當下的社會狀況已是換了人間,但其觀點仍大致不差。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今天民間資本的實力已今非昔比,如何設計出更好的機制加以利用,實現雙贏,確實是需要當下進行探索的重大課題。[全文]
-
互聯網企業逼消費者“二選一”,是流量分配權的武器化
壟斷不是罪惡,反而是已經成功的標志,然而事物總會向熵增方向發展,變壞總是比變好容易,壟斷者有了自己的領地并獲得了霸凌的資格,他們終究發現了脅迫和領地租金是獲得超額利益的捷徑,可是捷徑的盡頭,往往是猝不及防的萬丈深淵,這或許就是壟斷者腐化與墮落的宿命。[全文]
-
印度只是在重復100多年前的抗疫悲劇
100年前的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印度也曾經是全世界受創最嚴重的國家。當年6月的疫情只是一場大餐前的開胃酒,病毒暫時蟄伏,它將在印度這適宜的環境不斷變異,等待時機向人們發起最猛烈的襲擊,也就是后來所謂的第二波疫情。印度或許正在重復歷史的悲劇。[全文]
-
中企擅用人臉識別賠了9200萬美元,背后是關乎每個人的大問題
平臺企業早已成為了巨獸,不能指望個人一直免費為這些龐然大物添磚加瓦;平臺企業也必須明白,免費的午餐不能一直持續下去,數字經濟的紅利該有更多人共享了,但這絕不是以失去個人隱私為代價。[全文]
-
歐洲這個“小”案子,和你我也有關
反壟斷、消費者保護等傳統經濟時代發展出的工具是世界范圍內進行平臺治理的主要路徑。然而,它們常常力有不逮,成效不彰。個人數據保護是信息時代發展出的新工具,賦予了個人更大的權力,從而平衡了平臺在平臺經濟中的權力結構,針對性更強。[全文]
-
從一則關于國務院的“烏龍新聞”講起
這是一個烏龍新聞,但反映了人們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期望。近期,四川成都趙某個人信息泄露、湖北黃岡購買感染冷凍食品的網民個人信息泄露等,都使當事人個人生活、工作陷入崩潰,受到了精神上的二次摧殘。這種大量傳播的平庸之惡,如同病毒一樣,不該重復發生。[全文]
-
該不該戴口罩,美國人100年前就吵了起來
在美國眾多城市中,如舊金山實施了強制口罩法的城市可以說是寥寥無幾。不只是州政府不支持,聯邦政府也在背后使絆子。1919年1月的一份致美國公民的公開信,可以說是民間反對理由的集大成者:驚嚇人民、口罩致病、聞起來臭、導致腐敗、阻止移民、延遲結婚……[全文]
-
業務擴張導向之下,Uber安全報告沒能照亮車廂里的黑暗
12月5日,美國Uber公司發布了長達84頁的安全報告,并稱這是業內第一份綜合性安全報告。然而,就在報告發布十天前,倫敦不再為Uber的網約車經營許可延期,理由主要就是Uber公司違反了有關安全管理承諾,這簡直就是打臉了。倫敦交通部門發現……[全文]
-
智利國家大騷亂,只因30年前教育界埋下的一顆雷
皮諾切特軍政府政變上臺后,很快就擁抱了新自由主義理念,即私有化、小政府和去管制。在新自由主義者眼中,公立學校是低效的壟斷組織,自然要棄之如敝屣。在市場勢力的主導下,智利的教育呈現出了不同學校的高度等級化和階層隔離,存在系統性教育機會不公平。過私立學校的刮脂,公立學校幾乎成為劣等教育的代名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