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Opinion more
-
中國對美國總統候選人有選擇偏好嗎?
今天世界所面臨的所有關鍵問題,無論是地緣政治還是經濟貿易,中美兩國都很難獨善其身。也正因為這樣,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問:在兩位總統候選人之間,中國應該選擇誰?[全文]
-
沙利文見王毅,讓我想起多年前給導師交博士論文的那個下午……
“你出現了挺好的,終于知道要到老師這兒來了?!?a href="/ShenYi/2024_08_29_746497.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美國用蹩腳的戰略理由,為自己阻礙中國統一的行為辯護
華盛頓的一些人用蹩腳的戰略理由為他們反對中國實現統一的行為辯護。美國非但沒有后退一步,讓兩岸通過政治對話處理分歧,反而通過實際行動支持臺灣方面采取對抗姿態。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到最后可能給所有相關方帶來悲劇。[全文]
-
對中俄而言,重大危機處理與全球轉型存在怎樣的聯動關系?
俄羅斯內部體制轉型與對外關系之間的緊密相關性,看似充滿戲劇性,但并不是特例。相反,在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出現在其他大國關系之間。這就提醒人們,雖然各國獨立自主地選擇自己的國內體制,這是不可動搖的準則,但不容忽視的是,各國國內體制演進,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家間關系中得到反映。[全文]
-
拿著手諭出宮辦差的沙利文,對中國的基本認知還沒校正過來
沙利文的角色大概就相當于古代中國的“欽差大臣”。美國擺出一副“軟飯硬吃”的模樣,希望中國“無私奉獻”的同時甘之如飴,覺得能被美國剝削是一種榮幸。[全文]
-
中美兩國可以在減少核威脅方面發揮帶頭作用
近期防范核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可能不是限制核武器的數量,而是管控核武器使用的政策。在這方面,有核國家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似乎是減少核威脅升級的最現實途徑。[全文]
-
哈里斯,下一位尼克松?
哈里斯和沃爾茨都認識到,對于挑戰重重的中美關系,需要正視采取糾正路線的迫切需求。 這正是1972年的尼克松能暫時放下意識形態偏見,與中國開展接觸的原因。沃爾茲也許有可能協助哈里斯一舉扭轉對華政策的僵局。[全文]
-
美國不值得為了臺灣開戰
從美國安全的角度來說,這座島嶼的價值在于“妨礙”中國,而不是保護美國。臺灣不值得美國開戰,不值得美國與一個帶著民族主義抱負且關系到其重大安全利益的核大國開戰。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是: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將別人的敵人當成美國的敵人。[全文]
-
我是西方“瀕?!钡摹爸袊鴺酚^主義者”,美國嚴重低估中國
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注重任人唯賢的機構之一,這一點是任何西方人都不會公開講的。如果比較一下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在很多情況下,中國決策者的思想水平高于美國甚至歐洲決策者的水平,部分原因是,在中國能夠找到最優秀的人才進入政府工作。[全文]
-
美國人很關心中國更喜歡特朗普還是哈里斯?但其實……
大多數中國觀察家不期待美國的對華政策會發生重大轉變,但他們在努力探究當前美國政策圈中的哪種思路最終可能成為主流。[全文]
-
美國砍向中國的“三把斧”,是在自斷其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軍事凱恩斯主義再次在美國被激活,從美國主流精英中流轉出來的一種聲音,是主張動員、整合各種資源,與中國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全面競爭,甚至在必要時與中國“不惜一戰”。[全文]
-
一周軍評:轟-6K參加中俄聯合巡航,有幾重暗示?
未來某個關鍵時間點,如果中美俄之間的緊張態勢發展到某種程度,北極上空開始頻繁出現中國戰略轟炸機,那對于美國的壓力自然也會比我們的戰略轟炸機在本土上空盤旋給到的壓力更大[全文]
-
去美國學習人文科學?我有話要說
總有人問我,你天天黑美國,黑美國政治,為什么還要去美國學政治?我認為在中美不可避免的對抗升級來臨之前,學習美國的長處避免美國的短處,對于中國人來說顯然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意識到,自己是誰,想要做什么,做這些又是為了什么。[全文]
-
美國應該從中國外交中學到些什么?
中國避免像美國那樣反復陷入代價高昂的泥潭。與美國不同,中國和幾乎所有國家都保持著務實的外交關系。中國外交政策的總體方針是強調國家主權:每一個國家都有權基于自身的價值觀來開展治理。美國不必尋求變得更像中國,但它可以從中國對待世界各國的態度中學到一些事。[全文]
-
大趨勢與小周期作用下的中美關系
對中國而言,處理當前對美關系,就是要立足大趨勢,用好小周期。辯證把握大趨勢與小周期的關系,既不因為中美關系的大趨勢而無視小周期所帶來的機遇,也不因為小周期的出現而失去對大趨勢的基本認知,惟其如此,才能在中美博弈中保持主動。[全文]
-
對華經貿出口,不是中國有求于澳方,是澳方有求于中國
在經貿問題上,主動權并不在澳方。畢竟在部分商品的出口問題上,是澳方有求于中國,而不是中國有求于澳洲。難道說,中國離開澳大利亞產的部分龍蝦、幾瓶葡萄酒,就活不了了嗎?[全文]
-
基辛格的“緩和”戰略,是否適用于當下中美關系?
與“緩和 1.0”一樣,新的“緩和”并不意味著安撫中國,更不是期望中國做出改變。拜登政府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詞:“去風險化(derisking)”。盡管由于當今超級大國之間經濟相互依存的程度大大提高,這場所謂“冷戰”的起點有所不同,但最佳戰略可能最終與以往基本相同。[全文]
-
美蘇曾是“信任,但要核查”,今天中美應是“信任,但要對話”
關于美國呼吁的所謂“護欄”,中方總體上同意,因為我們都不希望發生沖突。但由于軍力差距,護欄機制很難建立;通常強勢一方希望保持現狀,以維持自身優勢。因此,即使大家都強調對話的重要性,真的對話并非那么容易實現。[全文]
-
用美元計價比較中美經濟?不,我們需要更立體的視角
到2030年代中期的某個時刻,我們中的一些人將再也不需要使用《魔眼》式的視角就能意識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即使基于市場匯率,這個事實也將對所有人一目了然。[全文]
-
歸咎中國,治不好美國貿易政策的“病根”
自由貿易和全球化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一結論在二戰結束后成為公認的道理,如今卻被視作異端邪說。由此導致的美國不連貫的貿易政策——在因儲蓄導致的貿易赤字中掙扎,并沉浸在對國家安全的恐懼中——有可能令世界變得更糟。[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解放軍中將贈送美前官員書法條幅,上面寫著三個大字
-
中國反興奮劑中心:媒體對于“紫薯臉”問題的質疑是合理的
-
無視呼聲確定加稅,但美車企卻用行動展示了現實
-
“反華周”癲狂通過25項法案,美國兩黨還嫌不夠
-
拜登政府敲定提高對華關稅,“美國人承擔成本”
-
打壓中國電商,拜登政府宣布動手
-
“你在幫助中國稱霸!”“你才是!”…美國兩黨又掐起來了
-
中國駐美大使:從來沒有誰高誰一等,從來沒有誰能壓垮誰
-
美反華議員“破防”:天啊,你咋就是不愿指責中國?
-
擊斃拉登的美軍精銳,想“出兵臺灣”?
-
尚慕杰去世,任上發生中國大使館被炸事件
-
眼紅中國電商,美議員又攛掇對這個下手
-
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死灰復燃,白宮強烈反對
-
美、俄等國部分專家學者已抵達會場
-
中方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
“希望美方做出切實努力,而不是對中國的真誠努力攻擊抹黑”
-
美國會再推進涉港臺法案,意欲何為?
-
“美企落后多年”,美眾院通過法案:不準大疆賣新款…
-
大選前操弄“反華周”,美國國會究竟想賣什么藥?
-
圍堵中國藥企,美眾議院再通過法案
-
-
· 中美關系 ·
100多年前,太平洋西岸是衰老的帝國,東岸是新興的世界大國;如今,西岸是新興經濟體的最突出代表,東岸卻顯出衰退的跡象。100年前,太平洋上沒有中國的聲音;如今,無數的聲音卻在說:“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弊鳛槭澜缜皟纱蠼洕w,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沒有之一。遺憾的是,盡管維護、發展中美關系至關重要,大洋彼岸卻總會傳來不和諧的聲音,做出不恰當的舉動。
-
中美兩軍舉行戰區領導通話
-
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在京召開
-
中美商貿工作組舉行第二次副部長級會議
-
王毅會見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波德斯塔
-
美國加強對量子計算、半導體制造等出口限制,外交部回應
-
美國防部將率團參加香山論壇
-
中國首次對外公布2590名美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名錄
-
中美氣候北京會談將舉行
-
美國務院發聲明攻擊新疆人權狀況,外交部:禍亂新疆注定失敗
-
隨行人員幾乎都會說中文,沙利文回應了
-
何立峰會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
-
習近平會見沙利文
-
習近平將會見沙利文
-
美國總統氣候特使擬于9月初訪華,外交部回應
-
中美領導人是否會進行通話或會晤?外交部回應
-
張又俠會見沙利文:要求美方停止武裝臺灣
-
“沙利文訪華隨行人員幾乎都會說中文”
-
王毅:美方不能用自己走過的道路臆測中國
-
謝鋒:中美脫鉤意味著世界會更窮
-
中美新一輪戰略溝通開始舉行,雙方都說了些什么?
-